天天都是子日!
緊接在吹雪型之後推出的是初春型驅逐艦,她們與雷雷夥伴之間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變輕了。
由於倫敦海軍條約補足了華盛頓對於小型船艦限制不足的問題,在驅逐艦方面開始採取了嚴格的限制,當中規定1500噸以上的驅逐艦不能超過總排水量的16%。不論這些限制是否有確實被執行,日本一時之間是很難在英美的眼皮底下盡情玩弄他們的小學生了,而電那些理應存在的妹妹們也就跟著難產。
日本人的解決方案是改用1400噸左右的初春型,初春型在能力構造上與吹雪型差異不大,只是體重直接被砍了200左右。然而就在二番艦子日生出來不久之後,友鶴事件使海軍開始擔憂起初春型的前途,她們被認為塞了過多的武裝、而有著復原性與強度方面的疑慮……畢竟一艘驅逐再怎麼能打,三兩下就翻船的話不等於什麼都沒了嗎?
接受安定性改造的初春型在許多方面都受到了削弱,其中速度幾乎掉了不少,比起吹雪型要少了約4節之多。本型艦的最後兩艘有明和夕暮尚未實裝,整體的存在感也有些薄弱。
後來噸位有加回來就是了。
越來越重的朝潮與陽炎
為了逆轉在初春型身上所遭遇到的挫折,白露型開始在安定性與強度上便十分注意,她們的排水量也維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此外,白露型也是首批能夠使用酸素魚雷的驅逐艦。
為了進一步兼具性能與安定性,過往的1600噸已經滿足不了日本的需索無度,他們索性在1936年初擺脫了這群歐美小姑的糾纏,繼而玩起了排水量高達2000噸的朝潮型驅逐,美國方面要追上這個噸位還得等到40年代就役的弗萊徹型(Fletcher-class destroyer)。
朝潮型比較特別的地方是艦內的電力設備使用的是交流電,這使她們可以從陸地直接得到電源供應,除此之外大概就是比較胖了。想當然,精益求精的日本人一定想繼續開發(?)他們的小學生,於是就有了陽炎型的問世。
雪風因為混得比較久,還有電探、聲納之類的怪東西(?)可以裝。
秋雲:今天我島風哦!(誤)
陽炎型我相信各位提督們應該是熟得翻過去都還有剩,日本人對該型的要求是武裝在吹雪型同等以上,速度與續航距離則要比朝潮型要好。原本預計要弄個十八艘的她們一開始只完成了十五艘,原因是被大和小姐搶走了三艘的預算,聯合艦隊的白富美是不可質疑的。儘管經費一度不足,陽炎型最終仍生出了高達十九艘,成為了太平洋戰爭時期的主力驅逐之一。
本型驅逐艦有著不少好船,其中陽炎、不知火、雪風、天津風這四艘的存在感相當強烈。天津風事實上也是新式鍋爐的實驗艦,這個鍋爐後來被應用在速度廚島風的身上、才有了她40節的超快速度。這或許就是她們明明不是姊妹、卻長得一副姊妹臉的原因吧?
買鍋爐送天津風。(?)
與主題相關的文章:
如果喜歡WUZO的文章請在下方
幫我們+1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