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這個系列已經進行了兩、三個月了呢!不知道各位是否透過艦娘而對太平洋戰爭有些熟悉了呢?這一回不妨讓我們換換口味,來看看日本人當時到底怎麼去規劃他們的海軍吧!
就是要艦隊決戰!
日本帝國海軍的建隊思想,很大的程度上是建立在中日海戰與日俄戰爭之上。日本吸取了這兩次「成功的經驗」,以美國作為假想敵,試圖在「防禦戰」中將美國海軍以戰艦加以擊潰!
這個防禦戰有個很潮的(?)專有名稱、叫作「漸減迎擊」,簡單來說就是誘敵深入!海軍計劃將美國艦隊引誘到日本海域進行決戰,除了享有充份的主場優勢之外,途中還可以利用潛艇、驅逐艦與巡洋艦等小船、在路上「不斷地消耗美軍實力」。
等到了決戰場地(小笠原群島),以逸待勞的日本再派出埋伏好的戰艦群、將美國海扁到連他媽都不認得!藉此奪取太平洋的制海權。
等到了決戰場地(小笠原群島),以逸待勞的日本再派出埋伏好的戰艦群、將美國海扁到
為了達成完成戰術,日本就必須造出足夠的強力戰艦來執行任務,由此便產生了為數三次的「八八造艦計劃」,以遊戲的設定來講就是低速戰艦和高速戰艦混著做。這三次計劃的過程看似非常複雜……其實也還好啦!因為根本連一次都沒有完成過!
由於日本有著資源與條約雙方面的限制,再加上一些臨時出現的Event(?),導致日本的造艦計劃不是大幅修改就是被迫中斷。總之以參戰艦船而言,海軍藉由這個計劃前後生出了扶桑型、伊勢型、長門型、金剛型,以及轉職成航母的赤城(天城型)與加賀(加賀型)。
除去上述的「大船」之外,日本在小船方面也可說是下足了功夫!由於「漸減迎擊」這個作戰計劃,要求的不只是戰艦的素質,就連潛艦、巡洋艦、驅逐艦等輔助艦種也要有一定水平(應該說,超水平)。
當時日本除了坐擁性能優秀的妙高型之外,還擁有能夠一次發射九枚魚雷的睦月型,以及能夠橫越太平洋進行襲擊的潛艇!
當時日本除了坐擁性能優秀的妙高型之外,還擁有能夠一次發射九枚魚雷的睦月型,以及能夠橫越太平洋進行襲擊的潛艇!
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在設計龍驤時使用的「奧步」嗎?其實日本在重巡方面也運用了一些「妙計」來逃避條約的規範。
由於條約是以「主炮的口徑」來區分誰是重巡、誰是輕巡,因此日本便在最上型身上動了點腦筋,原本該是重巡的她們只安上了15.5公分的主炮。
據條約規定、重巡的主炮口徑是在15.5公分以上〜20.3公分以下這個區間。最上型利用這點規避了條約中關於重巡噸位的限制,然後在條約失效後馬上換裝成20.3公分的主炮,真是太猥瑣了。
奇怪?講了這麼多…怎麼都沒提到最重要的航母呢?別急〜下一回Wuzo就會為各位帶來航母們的心路歷程。(?)
與主題相關的文章:
如果喜歡WUZO的文章請在下方
幫我們+1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