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介紹》科學與幻想所交織的奇蹟「科幻動畫」

科幻、也就是科學幻想(Science Fiction),又譯作科學虛構,簡稱科幻或SF,即以科學知識為題材並發揮幻想,內容一般為虛構或完全違背現有知識。科幻作品通常包括科幻小說(Science Fiction Novels)、科幻電影、科幻動畫、科幻漫畫、科幻遊戲、科幻音樂等不同的類別。科幻目前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文化和風格,而科幻文化也成為了一種由科幻作品衍生而來的次文化。

而科幻動畫主要是以科學為題材呈現未來或幻想出來的先進世界,屬於虛構性的動畫作品。繼上回WUZO Studio發佈了「《角色介紹》無口教主綾波零」之後,這次也將經典科幻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延伸而出,與大家一起探討「科幻動畫」這項在日本動畫當中占有相當重要一席之地的分野。





02




日本的少年動漫裡,無論是大師手塚治虫的《原子小金剛》,還是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夢》;美國漫畫的超級英雄無一不借科技之力懲奸除惡;科幻一直是動畫、漫畫領域最流行的主流設定之一。又因動漫與電子遊戲間密不可分的聯繫,科幻故事也是遊戲中的常見元素之一。

不過因為受眾群體年齡層次較低,所以一般都簡化了複雜的概念,和奇幻、童話元素相結合,既感覺有科技要素,又不乏可愛天真。不過,還有大量像《攻殼機動隊》(押井守製作、士郎正宗原著)、《Animatrix》(《駭客帝國》動畫版)、《銀河英雄傳說》、《銀河戰國群雄傳》等,面向較高年齡層次的主題深刻的科幻動畫作品。



「評析不同風格科幻動畫在技術面上的差異與影響。」

科幻動畫代表作

《新世紀福音戰士》

《新世紀福音戰士》(下稱《EVA》)最開始是典型的機器人動畫,故事注重描寫戰鬥場景和人物對話。隨著情節推移,故事逐漸變成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精神分析式的敘述,尤在結局數話更將此特點發揮到淋漓盡致。《EVA》革命性的強烈意識流手法,大量宗教、哲學意象的運用,使得它在日本掀起被稱為「社會現象」程度的巨大迴響與衝擊,並成為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許多動漫欣賞者常視其為日本歷史中最偉大的動畫之一。

而關於《EVA》在科幻動畫中與其他作品的手法差異,庵野提到說,他不想把《EVA》做成像真人電影的動畫,於是嘗試在有限的幀數內展現動畫抽象的極致。與《攻殼機動隊》中的將巨量細節壓縮入一幀的手法不同的是,《EVA》經常有長時間靜止的或緩慢移動的畫面。

針對科幻作品中相當重要的「創意」這一環,《EVA》在使徒設計上也有著不錯的表現。使徒是一個高度理想化抽象化的敵人,形態從正八面體到電腦病毒無奇不有。使徒的描寫不論是抽象或具象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至於《EVA》中組成劇情的重要部分,「人類補完計劃」,最早是科幻作家林白樂提出的。庵野也承認林白樂於《EVA》的影響,並堅持「人類補完計劃」翻譯成英語為「Human Instrumentality Project」(林白樂的提法)以作為致敬。不過二者的人類補完計劃實際上大相徑庭。



最後一個要談的部分就是《EVA》對動漫界所造成的影響:

《EVA》一直在動漫界有著相當大的影響,播放時有人和1970年代《機動戰士鋼彈》或1980年代《超時空要塞》比較,稱為機器人動畫史上的第三次衝擊。但本編並非像此兩作般的系列化的作品,也不是富於軍事色彩的科幻動畫,而涉及的是對「人是什麼」和「人應當怎樣」的問題。《EVA》打破了自1970年代永井豪的《魔神Z》開創的超級系機器人以及1980年代以來,富野由悠季等人所確立的真實系機器人造型。之前的機器人大都和《鋼彈》一個模樣,而《EVA》將微駝、纖長造型帶入日本動畫,無意間開創了1990年代後期機械設定的新標準。

《EVA》將觀眾關注的焦點從鋼彈的硬科幻技術細節引至心理學和形上學的意象之中。它對人物內心心理的描寫和一些藝術手法實際上引導了1990年代後期以後大量湧現的以心理描寫為主及涉及社會衝突的動畫。其精神分析式的心理描寫影響了後來的《少女革命》(1997)和《玲音》(1998)。

在科幻作品的另一個關鍵--「人物」,綾波、明日香等人比鋼彈系列的女主角更有出色活躍的表現,相較之下鋼彈系列的女主角大都僅是陪襯。因此更能吸引更多不同類型、年齡的男女觀眾。例如宇多田光即為最著名的EVA-FANS。

evangelion-1



《哆啦A夢

《哆啦A夢》(日語:ドラえもん;英語:Doraemon),為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筆下最著名的漫畫及動畫作品,主要是敘述一隻來自22世紀的貓型機器人—哆啦A夢,受原本主人野比世修的託付,回到20世紀,幫助世修的高祖父野比大雄的故事。就分類上而言是運用了科幻要素的日常喜劇作品,在劇場版或某些特別的長篇企劃中也是會帶領大雄一行人前往充滿幻想的異世界進行冒險。

本作中的登場人物,被認為是作者以少年時代的朋友和人們為範本所創造出來。作者曾表示,主角大雄就是依照自己小時候的樣子來設定。作者小時候運動神經並不發達,而且總是在畫漫畫。而靜香也被認為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典型。

來自未來的哆啦A夢,為了滿足大雄的夢想和願望,拿出未來的道具幫助大雄,但常常會引發騷動,大雄(有時候也包括胖虎)過度依賴未來科學技術的結果,經常在最後會引起不好的效果,這種常出現的結局,被認為是作者想要在作品中傳達「雖然文明進步,但最重要的還是使用的人」這樣的訊息。



作品中除了有這樣寓言性的一面,也有表現哆啦A夢和大雄間友情的一面。此外,故事中也出現面臨地獄般截稿期限壓力的漫畫家,大雄的雙親也會因為房租和物價而煩惱。雖然是以兒童為主要讀者的漫畫作品,卻也包含了黑色幽默和諷刺的元素,還有大人世界的真實面。而總數超過1,900項的各種神奇道具也為讀者帶來夢想。

《哆啦A夢》的故事含有寓意的一面之外,同時也在教育方面有進一步的見解。每次都請哆啦A夢取出道具來協助,大雄還是時常會失敗,不過即使失敗也能很快恢復則顯示出了大雄的堅強一面,也時常能看見大雄出自於自身的奮發向上,氣勢滿滿的場面。因此《哆啦A夢》也得到許多來自教育界的肯定。

另外,《哆啦A夢》的大長篇作品,並不是像一般的動畫電影被設定為外傳性質,而是被當作本篇一般。在原作內也有數次提到在大長篇中發生的冒險故事。



2008年3月19日日本外務省任命哆啦A夢為首位「卡通大使」,卡通大使的構想是在2006年時前任外務大臣麻生太郎提議的,任命儀式在當天日本時間下午四點五十分,在位於東京霞關的外務省舉行。任命狀上寫著:「希望你身為卡通大使,代表日本,將日本的卡通文化介紹給全世界,並且讓全世界的人更進一步瞭解日本的社會、文化,培養更多的日本友人」

original  



《機動戰士鋼彈》

《機動戰士鋼彈》(日語:機動戦士ガンダム,英語:MOBILE SUIT GUNDAM)是日本機器人動畫變革的先驅,以及開創後世「寫實機器人」動畫潮流的著名動畫作品。少年阿姆羅·雷,在吉翁軍攻擊其居住的宇宙都市(Side 7)時,為了保衛同胞而登上了聯邦第一台實戰用MS「鋼彈」(RX-78-2)而捲入了戰爭,故事即是以阿姆羅為中心,描述他跟著鋼彈的母艦白色基地,歷經種種困難而成長的故事,還被認定為少見的「新人類」。

本作品的主要故事是描寫兩個政治上對立組織的戰爭中,偶然但主動地成為軍用機器人駕駛員的主角,以及他的同伴們,在戰火中拚命求生的群像劇。不止主角方面,支援主角的人們以及與主角對立的吉翁公國軍官士兵也有許多個性豐富的人物。本作品對於雙方角色的細緻描寫使得作品的世界內容非常豐富,也產生了許多有思想深度的名場景與故事。

本作品中少年在地球與殖民地的戰亂中,為阻止吉翁軍對平民的無辜傷害,偶然中坐上聯邦軍的新銳的機動兵器「Mobile Suit」鋼彈(鋼彈) RX-78-2,跟著白色基地流轉於地球與宇宙間的情節,也在日後許多續作中出現。包括《機動戰士Z鋼彈》中的卡密兒·維丹,與《機動戰士鋼彈 ZZ》中的傑特·亞希達。



1970年代當時,日本社會一般認為動畫仍為兒童取向的產物。雖然這項定見開始逐漸被《宇宙戰艦大和號》、《魯邦三世》等作品慢慢扭轉,但是在當時引起風潮的機器人動畫,仍然和其他動畫一樣是每集半小時長的單元劇。

本作品是針對較高年齡層所構想的。在當時以巨大機器人這種「荒唐」的代名詞為主軸,卻通篇全無絕對的正邪觀思想,並且還嚴肅的探討未來可能發生的現實問題的作品。

而武器和各種組織的設定,也仿效了當時流行的《星際大戰》等宇宙背景作品,如機器人使用光劍(即為鋼彈所用的光束軍刀)做武器,敵人為在未來的獨裁國家等,穿著像納粹德國的軍服等,使吸引一些本來並非科幻迷的青年或成人觀眾注意。

除了富於軍武色彩外,本編亦有使用某些富於哲理的前衛型型的科幻冒險電影,如2001太空漫遊和星球索拉羅斯的意像來像徵新人類,和本編的重覆人類戰爭歷史起了反照的作用。

另一方面又仿效日本軍事科幻動始祖,「宇宙戰艦大和號」的每集半小時連續劇,以一群人物在同一艘宇宙戰艦上,旅途和不斷和敵人戰鬥的軍事色彩科幻動畫,產生了激烈的對抗的劇情,引起了非科幻的電視劇迷追捧。

gundamu_a02



《攻殼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

《攻殼機動隊》(英文名稱:Ghost in the Shell),是由日本漫畫家士郎正宗1989年4月22日首次連載於講談社青年漫畫月刊《Young Magazine海賊版》的漫畫,《攻殼機動隊》還被改編為電視動畫、動畫電影。單行本中充滿註解,比漫畫還多。人物性格大多很輕鬆。作者的話中說道:「對於默默不斷前進的科學,SF(科幻)也總不能總是描寫世紀末的倦怠世界吧。未來還是明亮的好。」英語名稱中的「Ghost」是指靈魂,而「Shell」則指肉體軀殼。

故事述敘西元2030年時,當時進步的科技已可將人體的大部分替換為生化軀體,且透過埋藏在大腦中的線路,人類意識可以進入數位網路之中。此時出現了許多生化人與網路駭客的新型態犯罪事件,因此成立了直屬於首相的「公安九課」,以武力來直接打擊犯罪。該組織是直屬日本內務省的獨立部隊,一支高度義體化並擅長電腦戰的特殊部隊,俗稱「攻殼機動隊」。從電腦犯罪、國內要人的保獲、兇惡殺人犯的搜索、揭發政客的貪污、抑制恐怖活動的發生到不能公開的暗殺,都是公安九課工作範圍。



相較於原作漫畫及電影改編的故事以「人偶師」為主軸而進行,在《攻殼機動隊 S.A.C》的故事裡主角草薙素子並未遇見人偶師,而繼續留在公安九課之中。因此本作品可視為與其他作品無關的平行世界。

由於本作品廣受好評,製作公司又推出了第二部電視動畫《攻殼機動隊 S.A.C 2nd GIG》,人物繼續延續第一部動畫的設定而劇情的時間設定則為第一部動畫之後發生的事情。



本作品對於未來科技的考據、設想,以及精緻細密的描寫,塑造出獨特的世界觀而吸引眾多的科幻愛好者,並對後來的《駭客任務》等許多科幻作品有顯著的影響。故事中女主角草薙素子自幼即全身都是義肢,2029年正式成為公安九課隊長,搏鬥戰實力也是九課內最強,並以她卓越的指揮能力獲得隊員們的信賴,隊員們都稱呼她為「少佐」。

就不同作品的內容比較來說,士郎正宗原著的漫畫以短篇單元為主,人物沒有在作戰的時候表現很輕鬆,對世界抱持樂觀態度。押井守導演的動畫電影的人物則較嚴肅,而且把兒童個性的攻殼角色略去。神山健治導演的電視版動畫則介於兩者之間。

到了第二部時,故事比起第一部更充滿押井守的風格,原因是這一部的故事原案是押井守負責的,所以押井最擅長的都市戰爭、國際問題以及沉重得化不開的劇情都重現在這一部,但也因此導致劇情過份複雜,加上大量專門術語,使這一部成了動畫史上最複雜的一套作品。但同樣地其作畫的水準以及考證之細密也超過電視、不少OVA甚至是電影水準,因而被評為『電視動畫史上的最高峰』。



雖然劇情之複雜沉重可算是電視動畫史上的最高等級,但制作群也不忘加入一些小支節來調節,特別是關於少校的過去特別多,可算是補足了相當部份少校的過去的重要情節如她為何成為義體人,她成為義體人的原因,和其他同伴的相識經過等。此外像齋藤的故事以及柏茲的故事也各佔一集,使觀眾在密集的劇情之間除了透一透氣之外也可以知道一些主角們的生活。

11  





雖然說大部分的動畫作品本身就已經架構在虛幻的情境或事件上了,但科幻的精神一但能與動畫製作進行結合之後,不僅世界觀與設定架構能夠藉動畫本身的性質實現任何不可能的場面,更有方法讓觀眾去反思現今與想像中的未來之間無限的可能性。

固然,在特殊化妝技術與電腦動畫特效愈發強大的今日,在大銀幕上看一部科幻電影,其所帶來的浩瀚與磅礡不是區區方盒子所能夠替代的,好萊塢明星的魅力、電影公司的龐大經費亦非小小動畫公司所能比擬的。雖說如此,輕鬆地躺在自家沙發上愉快地觀看半小時的作品,不也是種絕妙的娛樂方式?從這個面向出發,單次短時間、累積長期的劇情發展在觀看上自然壓力也會比較輕、結構也能更加完整。



文章的最後,就以《機動戰士Z鋼彈》為主題、結合了科幻作品本身與精神層面、性等社會議題的MAD作為結尾吧!

本回的文章「《概念介紹》科學與幻想所交織的奇蹟「科幻動畫」」就到這邊為止了。同時也希望抽空來到WUZO Studio觀看本篇文章的朋友們能夠有所收穫!有相關的問題或心得都可以在本部落格Studio WUZO,或者至我們的噗浪、臉書、推特及Google+當中留下您寶貴的意見,我們會仔細傾聽;當然,我們也歡迎同好做更多更廣泛的交流。那麼,期待下次與各位同好再見面的時候了,謝謝!









系列文章:

延伸閱讀:

《人物介紹》東寶株式會社

《作品介紹》「ペルソナ!」女神異聞錄4

《角色介紹》「機動戰士鋼彈AGE」全新面貌的機設

相關網站:

分類:科幻動畫 中文維基百科

WUZO Studio 連結:

Plurk 噗浪 - WUZO Studio

Facebook 臉書 - WUZO Studio 豆知識分享站

Twitter 推特 - WUZO Studio

Google+ - WUZO Studio



                                                          By StudioWUZO   2012/4/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